Kitabı oku: «宋代名畫賞析(繁體中文)», sayfa 2
雪竹文禽圖
簡介:
作者:黃筌
絹本淺設色 縱23.6釐米 橫45.7釐米 臺灣故宮博物院藏
黃筌對後世工筆花鳥畫起了開拓和奠基的作用。圖中畫水邊數石疊起的岸上,所有景物,其上都佈滿積雪,皚皚一片,柳枝竹葉亦在積雪中努力伸展。池塘上,霧氣一片,水天一色,一片清寒靜寂的景致,在靜寂中又寓有生機。畫中筆法奇峭,精細而又簡潔,石的畫法簡練含蓄,竹樹則枝葉具體,而寒鳥和雙鴨則更生動傳神。畫中用墨潔淨,設色簡淡,是一種與其精工富麗完全不同的另一種畫風。
豆花蜻蜓圖
簡介:
作者:徐熙
此圖是散頁,不知舊在何集冊中,其作風甚為古樸。下押徐熙印,不可靠,但卻是北宋早期徐熙派的畫幅。徐熙,鐘陵人。《聖朝名畫品》雲:世仕為唐,為江南名族。熙善畫花竹林木、蟬蝶草蟲之類。多遊園圃以求情狀。雖蔬菜莖苗亦入圖。寫意出古人之外,自造於妙,猶能設色,絕有生意。《宣和畫譜》(卷十七)雲:今之畫花鳥者,往往以色暈淡而成,獨熙落墨以寫其枝葉蕊萼,然後敷色,故骨氣風神,為古今之絕筆。此圖體察物態極深刻,表現力極強,在紈扇的狹小畫幅上,揮寫著自然界迷人的動息,可稱是寫生的妙手。
晚荷郭索圖
簡介:
作者:黃居寀
此圖原載《煙雲集繪冊》(《石渠寶笈續編》著錄)。無款,簽題黃居寀作。居寀為筌子。《聖朝名畫評》雲:黃居寀亦善畫花竹毛羽,多與筌共為之,其氣骨意思,深有父風。孟昶時,畫四時花雀圖數本,當世稱絕。評曰:居寀之畫鶴,多得筌骨。其有佳處,亦不能決其高下。至於花竹禽雀,皆不失筌法。
黃居寀,字伯鸞,成都(今屬四川)人,黃筌幼子,曾先後為後蜀、北宋翰林待詔。畫繼家學,擅花竹禽鳥,精工細緻。
竹石錦雞圖
簡介:
作者:黃居寀
絹本淺設色 縱23.6釐米 橫45.7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
黃居寀,字伯鸞,成都(今屬四川)人,黃筌幼子,曾先後為後蜀、北宋翰林待詔。畫繼家學,擅花竹禽鳥,精工細緻。此圖描繪一河岸邊群鳩嬉戲的場景。樹幹盤曲,枝葉婆娑。畫石畫樹筆法瑣細,但造形具體,如樹木枝幹節葉,無不合法周到,其畫竹畫鳥則筆法精細。其用墨以淡為主,重墨勾點,層次分明。其著色簡淡,既體現了黃家富貴的品質,又具有溫和淡雅的格調,體現了北宋初期畫院的典型風格。
山鷓棘雀圖
簡介:
作者:黃居寀
絹本設色 縱97釐米 橫53.6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
此圖描寫晚秋時節的溪邊小景。近景的溪邊幾塊石頭顯得突出,整個景色顯得荒寒蕭疏, 但飛鳴、棲息于荊刺叢上的幾隻雀鳥, 則為畫面增添了不少生機和活躍的氣氛。此畫不像單純的山水畫, 也不像單純的花鳥畫, 而是兼有二者的特色, 巧妙而自然地將二者融合在一起。荊棘、竹葉均用墨筆雙勾, 岩石、山鷓、雀鳥及荊棘、竹葉等的設色濃重豔麗。
紅寥水禽圖
簡介:
作者:徐崇矩
此圖原載《歷代名筆集勝冊》第一冊。耿昭忠題雲:“傳寫物態,蔚有生意。徐崇矩豈惟不墜祖風,真可領袖後學。”他是徐熙的孫子。《宣和畫譜》雲:“畫克有祖之風格。熙畫花竹禽魚,蟬蝶蔬菜之類,極奪造化之妙。一時從學者,莫能窺其藩也。崇矩兄弟,遂能不墜所學。作仕女益工,曲眉豐臉,蓋寫花蝶之餘思。”此圖狀水禽棲於枝上,雙目凝注于水裡的遊蝦之態,最為俊逸可喜。
群魚戲藻圖
簡介:
作者:劉寀
此圖原載《歷代名筆集勝冊》第二冊。簽題“劉寀”。《宣和畫譜》雲:“文臣劉寀,字宏道,少時流寓都下,狂逸不事事,放意詩酒間,亦能為短句,與貴游少年相從無虛日。善畫魚,深得戲廣浮深,相忘於江湖之意。蓋畫魚者,髻鬟鱗刺分明,則非水中魚矣,安得有涵泳自然之態。若在水中,則無由顯露。寀作之魚,有得於此。他人作魚,皆出水之鱗,蓋不足貴也。由是專門,頗為士人所推譽。”此非虛譽。觀這圖裡的群魚,的確是泳游于水中的活魚而不是出水之鱗。